当前位置:
首页 > 环境卫生保障 > 专题专栏 > 生活垃圾分类专题 > 他山之石 > 国外经验

推进垃圾分类 该不该先给点甜头尝尝

日期:2016-06-24

  垃圾分类,现在在深圳几乎是遍地开花,似乎有居民愿意参与进来,就是组织者最大的荣幸。盘点下当前做法,一般是让居民将垃圾带到固定地点,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垃圾桶,然后找一个小朋友依序将垃圾丢进桶中,并由工作人员进行拍照,最后在媒体上见报宣传,以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。

  当然,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来的实际效果堪忧,大多是走马观花。笔者在社区走访不时发现这样的现状,不少社区今天阵容强大,发动居民大搞特搞垃圾分类活动,而到第二天再回到现场走走看看,居民依然还是沿袭原来的习惯,空中抛物、烟头乱丢这样的陋习暂且放在一边,能够将垃圾顺利拿到楼下的垃圾桶,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。

  这一点上,我们真得学习下日本人的做法,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,几乎到了“洁癖”的境界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日本的垃圾分类的理念,就像“洗脑”一样,从孩子时代被灌输到灵魂深处,孩子喝完牛奶,必须把牛奶盒的纸盒剪开,洗干净叠好,再将盒子、瓶盖、吸管分别丢入不同的回收箱。

  有的时候,我们很多女孩在羡慕日本女孩幸福,结婚后就可以不用干活,在家里跷起二郎腿做起生活无忧的家庭主妇的生活。实际上,日本的家庭主妇其实并不轻松,除了处理好家庭日常大小事儿、照顾好孩子的学习生活外,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要自己亲力亲为,就连垃圾分类这样在我们眼中一丁点屁事儿,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。

  据日本媒体报道,横滨市市政府专门印刷了27页的小册子指导市民如何把垃圾正确分类,这本手册包括的条款多达518项,其中同样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规定,例如口红属于可燃物,但是用完后的口红管则属于小金属物……

  仔细想想,就这本小册子,作为家庭主妇要背诵到什么程度,人家才会在垃圾分类上尽量节省时间。笔者有个日本朋友,他说他太太每天在“分垃圾”上就耗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。

  当然,日本人的“洁癖”也不是天生而来,在该国,不同的地方政府有不同的制度来对违规者进行约束,这里难以一一详述。

  但据说,日本有些地区甚至对不按规定处理垃圾的人进行曝光,在电视上播放。而有的人会因为垃圾分错了,垃圾袋上贴着丢弃者的名字,在垃圾点摆放了好几天,也许这样的警醒,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。

  当然,我在这里也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。我们比不上别人的时候,环境保护的行动还是要继续,总不能因为我们的习惯问题,就放弃了这一理念。这一点上,龙岗区龙城街道和罗湖区翠竹街道就做得不错。

  看看人家怎么玩吧?早在大运会之前,龙城街道就探索由政府出资将垃圾分类收集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。专业公司在试点区投放厨余垃圾处理机、分类垃圾箱等设备,对厨余垃圾、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再生处理,将有害垃圾运到处理厂焚烧发电。

  翠竹街道为更便捷环保的处理过期药品、废旧电池,社区居民可将过期药品、废旧电池拿到社区工作站进行回收,每投递一整盒/袋/瓶药品积1积分,每投递一整个电池积1积分,而当积分达到3分以上,就可以兑换纸巾、洗衣粉等生活用品。

  不管怎么样,先给些甜头居民尝尝,这都是一种进步,至少证明我们有关部门和居民都在关注和做这样的事情。但是,我们还真希望我们的社会在垃圾分类上学学日本人的“洁癖”,将这样的垃圾分类的习惯从“要我分”逐步变成“我要分”。